澳科大舉辦明清時期澳門鄉村治理學術研討會暨 《香山縣下恭常都十三鄉采訪冊箋注》發佈會

發佈時間

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和澳門科技大學成立25周年,2025年1月20日,澳科大社會和文化研究所主辦「明清時期澳門鄉村治理學術研討會暨《(道光七年)香山縣下恭常都十三鄉采訪冊箋注》新書發佈會」。

唐嘉樂副校長(中)等為新書發佈剪綵

澳科大唐嘉樂副校長,澳門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管理廳鄧美蓮代廳長,天津古籍出版社趙子源副總編輯,澳科大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林廣志教授,澳科大圖書館趙洗塵館長,澳門大學圖書館王國強副館長,澳門文化局圖書資源發展處黃潔碧職務主管,澳科大講座教授、《十三鄉采訪冊箋注》箋注者湯開建,廣州大典研究中心副研究館員、《十三鄉采訪冊箋注》整理者趙新良等近30位嘉賓出席。

《(道光七年)香山縣下恭常都十三鄉采訪冊箋注》

唐副校長致辭指出,習主席考察澳門科技大學,給全校師生和海內外校友極大鼓舞和激勵,要認真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持續做好澳門、香山歷史文化研究。湯開建講座教授發現的《十三鄉采訪冊》,記錄了明清時期澳門及其周邊地區的詳細資料,體現了香山縣對澳門的管治,是行使主權的歷史記錄,也是研究明清時期澳門及周邊社會的珍稀史料。湯教授帶領團隊系統整理,詳細考證注釋,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十三鄉采訪冊箋注》。該書將香山縣下恭常都十三鄉地區的民間信仰、社會習俗以及中華傳統文化在澳門地區的傳播與影響、人文交往與中西文明互鑒的歷史細節生動再現,為相關研究的開展打下紮實基礎。澳科大重視文理科融合發展,歷史學學科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績、新突破。

唐副校長致辭

趙副總編輯致辭指出,香山鄉紳編纂《十三鄉采訪冊》是地方修志的前期資料搜集工作,編纂方式又不拘泥於嚴格的方志體例,反映了當時香山縣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而且包含大量「澳門」史料,為學者研究澳門當時的社會狀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湯開建講座教授、趙新良副研究館員付出大量努力,深入考證、專業整理、詳實箋注,完成了一部高質量的學術成果,不僅為學界深入研究澳門歷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也將增進澳門與內地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友誼。天津古籍出版社願與澳門科技大學乃至澳門相關機構開展廣泛深入合作,共同推動學術發展。

趙副總編輯致辭

林所長總結指出,湯教授帶領團隊整理注釋的《十三鄉采訪冊箋注》,體現香山縣政府對澳門的管治,是澳門史研究十分重要的史料,將推動澳門歷史文化研究。新書發佈會配合學術研討會,邀請學者對該書進行深入解讀,形成新的認知。未來將圍繞《十三鄉采訪冊》及相關史料,積極開展澳門鄉村治理研究,加強澳門與祖國內地關係研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文化澳門」和「一中心」建設。

林所長會議總結

研討環節,湯開建講座教授的《〈(道光七年)香山縣下恭常都十三鄉采訪冊〉的發現及其史料價值》簡介了該書的發現過程和史料價值,重點討論了「澳門同知」等問題,構建了廣州澳門海防軍民府三個圈層;澳科大社文所田映霞博士生的《〈道光七年)香山縣下恭常都十三鄉采訪冊〉中的澳門》討論了澳門「鄉」 「村」問題,詳細梳理了《十三鄉采訪冊》中的澳門史料;趙新良副研究館員的《清代中後期廣東基層社會管理轉型:圍繞香山縣捕屬、司屬、戎屬展開》初步梳理了香山縣捕屬、司屬、戎屬的設置、職能和管轄範圍等內容。

與會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