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一号」卫星运行一周年 已产生10TB 高质量科学数据助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

「澳科一号」卫星运行一周年
已产生10TB 高质量科学数据助分析研究

2023年5月21日16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以下简称「澳科一号」)。它由A、B双星组成,搭载的科学载荷有高精度矢量磁力仪等十个科学载荷,是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探测卫星,也是我国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

2023年5月21日,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首颗科学卫星「澳科一号」成功发射

今天,「澳科一号」卫星已在轨运行一周年,目前所有的科学载荷正常运行,已经绕地球飞行约5600圈,地面系统正常接收「澳科一号」双星每天下传的0级数据,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对每天接受的数据分析处理,产生了约 10TB 的高质量科学数据。中国科学家与国外科学家目前对「澳科一号」卫星的高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将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旗下著名刊物Earth and Space Science,该期刊将出版由20多篇关于「澳科一号」卫星成果组成的专辑,主题为“Initial Results of MSS-1 Twin Satellites”,由张可可讲座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David Gubbins、中国科学院院士潘永信以及刘鹏飞博士共同担任专辑客座编辑。

2024年5月21日16:04分「澳科一号」卫星实时轨道情况

澳门卫星地面站

近日,「澳科一号」卫星科学家团队通过分析「澳科一号」A星的高精度地磁观测数据与B星的太阳X射线观测数据,发现了近期地磁暴中的地球磁场强烈的时空变化与相关的太阳耀斑,代表了我国首次基于高精度地磁卫星对地磁暴中地球磁场巨变的观测,对于地磁暴科学研究以及未来展开潜在地磁暴灾害实时预警具有重要意义,亦是「澳科一号」卫星投入使用以来的一个重要发现成果,获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学习强国》、《中国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目前,「澳科一号」卫星已进入大规模的科研应用阶段,它测量的地球磁场数据精度代表了目前世界最高水准,吸引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将推动澳门航天科技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