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所長林廣志教授申請的《中西文明互鑒的「澳門模式」研究》獲2024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立項,實現了澳門地區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零」的突破。2025年5月8日,澳科大社文所舉辦項目開題工作坊。澳科大龐川副校長,項目負責人、社文所所長、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林廣志教授,社文所湯開建講座教授,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國際漢學》主編張西平,中國經濟史學會魏明孔會長,暨南大學馬建春教授、陳文源教授,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田波副主任,澳科大社文所何寧宇助理所長,項目組全體成員以及社文所博士生等近40人出席。
與會人員合影
龐川副校長致辭指出,在澳科大建校25周年之際,林廣志教授申請的項目獲國社科重點項目立項意義重大,標誌著澳科大成為澳門地區第一個獲得國社科立項的高校,大學在人文社科領域取得的成績得到國家的認可,將有力推動大學歷史學和澳門學學科建設,促進澳門融入和服務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大局。澳門特區政府施政報告明確提出要「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要「舉辦以國際文明互鑒為主題的高規格國際文化論壇及系列活動」,凸顯了該課題的重要性、及時性和緊迫性。他表示,大學將全力支持課題研究,為參與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智慧與力量。
龐川副校長致辭
林廣志所長分享了該項目從規劃、申報到成功立項的過程,介紹了項目的研究目標、選題依據、研究問題、思路框架、成果形式等內容。課題組將從學理層面系統梳理「澳門模式」,回答何謂「澳門模式」、為何產生、如何學理化、有何價值等問題,旨在揭示「澳門模式」的歷史經驗、知識體系和實踐意義,為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澳門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為歷史學、區域國別學學科發展提供新知識、探索新路徑、做出新貢獻。
合影左起:魏明孔、張西平、湯開建、林廣志
課題組成員黃小龍、林一帆、吳一怡、霍超群、張濤、田永官、秦兆凱、毛禹霖、陳平圍繞習近平關於「文明互鑒」的重要論述及其理論價值、澳門士人的科舉生活和文化傳承、澳門土生葡人文學敘事的族群意識、西方科技文明的傳播、鄭觀應的文明觀、唐廷樞與西方商業文明的傳播和實踐、「一國兩制」的價值理念等專題進行匯報。與會專家學者高度肯定該課題的研究意義和價值,認為這是一項具有深遠學術意義和社會價值的課題,並從文獻史料挖掘、研究路徑優化、研究方法創新等方面提出建設性意見,為項目的開展提供學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