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举办国社科重点项目《中西文明互鉴的「澳门模式」研究》开题工作坊

发布时间

2025年初,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所长林广志教授申请的《中西文明互鉴的「澳门模式」研究》获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实现了澳门地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25年5月8日,澳科大社文所举办项目开题工作坊。澳科大庞川副校长,项目负责人、社文所所长、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林广志教授,社文所汤开建讲座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张西平,中国经济史学会魏明孔会长,暨南大学马建春教授、陈文源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田波副主任,澳科大社文所何宁宇助理所长,项目组全体成员以及社文所博士生等近40人出席。

与会人员合影

庞川副校长致辞指出,在澳科大建校25周年之际,林广志教授申请的项目获国社科重点项目立项意义重大,标志着澳科大成为澳门地区第一个获得国社科立项的高校,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取得的成绩得到国家的认可,将有力推动大学历史学和澳门学学科建设,促进澳门融入和服务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大局。澳门特区政府施政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要「举办以国际文明互鉴为主题的高规格国际文化论坛及系列活动」,凸显了该课题的重要性、及时性和紧迫性。他表示,大学将全力支持课题研究,为参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庞川副校长致辞

林广志所长分享了该项目从规划、申报到成功立项的过程,介绍了项目的研究目标、选题依据、研究问题、思路框架、成果形式等内容。课题组将从学理层面系统梳理「澳门模式」,回答何谓「澳门模式」、为何产生、如何学理化、有何价值等问题,旨在揭示「澳门模式」的历史经验、知识体系和实践意义,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澳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历史学、区域国别学学科发展提供新知识、探索新路径、做出新贡献。

合影左起:魏明孔、张西平、汤开建、林广志

课题组成员黄小龙、林一帆、吴一怡、霍超群、张涛、田永官、秦兆凯、毛禹霖、陈平围绕习近平关于「文明互鉴」的重要论述及其理论价值、澳门士人的科举生活和文化传承、澳门土生葡人文学叙事的族群意识、西方科技文明的传播、郑观应的文明观、唐廷枢与西方商业文明的传播和实践、「一国两制」的价值理念等专题进行汇报。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肯定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认为这是一项具有深远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课题,并从文献史料挖掘、研究路径优化、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为项目的开展提供学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