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历史学前沿研究与国际学术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于日前在北京主办「首届世界历史学前沿论坛」。本届论坛主题为「文明传承与历史道路」,汇聚来自中美俄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近300位专家学者。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历史学博士研究生秦兆凯、吴一怡应邀出席,并于青年论坛发表专题演讲。
高翔院长在开幕式致辞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致辞指出,每一种文明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权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他强调,历史学家应以崇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探寻不同文明共生共荣的路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史学智慧。
秦兆凯在青年论坛发言
在青年论坛环节,秦兆凯以《「官商合办」与「商业异化」:轮船招商局与中国近代的商业文明形态》为题,剖析轮船招商局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标志性企业的运作模式,指出其「官商合办」体制虽推动企业成立,却也导致商业行为依附于权力,形成一种带有封建基因的畸形商业形态,反映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
吴一怡在青年论坛发言
吴一怡则发表题为《由家及国:澳门赵氏家族与中华文明的传承》的演讲,透过梳理赵氏家族自迁居澳门以来,借由科举仕进、捍卫国权与振兴文教等实践,展现家族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她特别举出赵元辂、赵允菁父子考取举人、推动教育,以及赵允龄联名村民抵御外来侵扰等事迹,说明中华文明正是扎根于无数家族的文化坚守之中。
秦兆凯(前排右二)与代表团参访安阳殷墟博物馆
论坛结束后,秦兆凯加入「国际及港澳台青年史学家参访计划」,与多国学者前往河南、陕西等地实地考察,并访问郑州大学、西北大学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期间介绍澳科大历史学科建设成果,促进中外学者对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深入理解,拓展澳门青年学者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澳科大社会和文化研究所近年积极推进历史学科发展,于2019年开设全澳首个以中国史、澳门史为核心的历史学博士课程,并持续举办各类学术论坛及出版系列著作,致力于构建具中国特色的史学体系,为「一国两制」实践与中华文化传承贡献学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