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一号」卫星高精度磁场数据被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广泛用于地磁科学研究与高精度模型构建

发布时间

「澳科一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携手合作研制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凭借其世界最高稳定性的光学平台、中国首个高精度无磁星敏仪、世界首个低倾角轨道,高精度地测量地球自然磁场信号,提供了无与伦比的高精度地磁数据,尤其是地球磁场的东西方向梯度,填补了国际地磁卫星观测的相关空白。因此,「澳科一号」卫星高精度磁场数据已被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广泛用于地磁科学研究与高精度模型的构建。

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International Geomagnetic Reference Field,简称IGRF)是描述地球主磁场及其长期变化的全球标准模型,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空间科学研究以及地磁定向等领域。该模型每五年更新一次,由全球领先科研机构提交候选模型,经过国际地磁学和高空物理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agnetism and Aeronomy,简称IAGA)评估后向全球正式发布。在最近发布的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IGRF-14的构建过程中,「澳科一号」的高质量地磁数据得到了英国地质调查局、丹麦技术大学等国际顶尖科研机构的广泛采用;国际多家研究团队基于「澳科一号」卫星数据建立了各自的候选模型,这些数据为IGRF-14模型的精确构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同时,「澳科一号」的高质量地磁数据也被各国顶尖科学家用于科学研究。2025年9月,在葡萄牙里斯本由国际地磁学和高空物理学协会联合举办的全球会议上,「澳科一号」卫星数据成为学术讨论的焦点,并多次被国际地磁学专家引用和讨论。Nils Olsen、William Brown等国际知名的专家一致认为,「澳科一号」提供的数据在稳定性和精度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了地磁科学的研究与全球地磁模型的改进。

「澳科一号」卫星数据在国际地磁学和高空物理学协会联合举办的全球会议上

被国际学者广泛使用

 

国际地磁学和高空物理学协会联合会议上国际学者做关于「澳科一号」卫星数据的报告

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及「澳科一号」科学家团队,基于卫星观测数据成功建立了国际地磁学和高空物理学协会地球主磁场及其长期变化的候选模型。该模型已通过了国际地磁学和高空物理学协会严格评估与审查,并获得IGRF-14工作委员会主席、英国地质调查局的Ciarán Beggan教授采纳,成为最近全球发布IGRF-14最终版的组成部份;澳科大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候选模型论文也已通过国际同行评审,将在地磁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Earth, Planets and Space上发表。

「澳科一号」卫星高精度磁场数据在地磁科学研究与高精度模型构建的成功应用,标志着中国在空间地磁观测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以及其提供的高质量的地球磁场时空变化数据已被全球科学界广泛认可。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创新能力,更是「一国两制」框架下,内地与澳门携手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共赢的典范;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科研力量在全球地磁研究领域的持续提升,展现出愈加显著的国际影响力。最新的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已在官网(https://www.ncei.noaa.gov/products/international-geomagnetic-reference-field)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