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团队针对痤疮治疗的自驱动给药系统研究中取得创新成果

发布时间

痤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皮肤疾病,其成因源于皮下水毛囊阻塞,通常由荷尔蒙波动、油性化妆品、特定药物、大量出汗及过度皮肤摩擦等因素引发。皮脂和死皮细胞可能堵塞毛孔,导致内部细菌快速繁殖。针对病症治疗,近日,澳门科技大学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唐建新教授和刘一明助理教授的联合团队在智能可穿戴电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开发出一种以克林霉素为抗菌剂的可拉伸自驱动给药系统(SSDDE),其动力源采用生物相容性高性能镁-氧气电池。基于离子电泳工作原理,集成电池产生的直流电作用于自主研发的克林霉素载药层,实现克林霉素与电解质离子的协同定向传输,精准靶向痤疮病灶区域。

SSDDE通过调节电池功率输出,实现精确控制药物递送速率。得益于先进的机械设计与材料选择,整个系统具备完全可拉伸性和生物相容性,在屈服极限内可实现高达100%的拉伸率,使其能有效贴合人体大部分区域进行痤疮治疗(图1)。我们通过体外和体内生物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自驱动给药系统的有效性,展示了一种突破性的痤疮治疗范式——既能延长抗生素疗效周期,又能确保长期穿戴舒适性。该研究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ACS Nano。论文题目:Self-Driven, Stretchable Drug Delivery Electronics for Acne Treatment,其中刘一明助理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澳科大为第一完成单位。

图1. SSDDE系统架构。

论文网址: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5c09857